
在閱讀「南懷瑾詩話」,書中南懷瑾先生的詩詞作品,都是他在追尋佛家禪學的歷程當中的情懷表白,都是一些對大道凡生的思緒收獲。就是親身經歷,才能寫出感動的詩句。其中很多都是跟禪師或朋友交往而寫的,是真實生活之中的取材,是「我手寫我心」的表達。
一向鍾愛的蘇軾也是虔誠的佛教信徒,與佛印和尚交往的故事非常有趣;亦是因為蘇軾有關佛道的作品,才對禪學產生興趣。也讀過不少有關禪說的故事文章,其中的意念很會令人淡化心中鬱結,很適合城市人用來化解在複雜社會中浸淫後得到的苦悶心境。禪學是叫人在生活中領悟人生之道,那種淡然的境界還在體驗之中。「南懷瑾詩話」其中的一句詩句「詩人妄作禪家語,更隔靈山千萬重」,正說出浮華俗世,幾多自持聰明的人,為爭名逐利而虛談禪佛的玄妙,而實際心境就只在浮沈虛榮名利之上;到現在還有著不少這些「故弄玄虛」的人,但只要用時日交往,便能看清一二。
南懷瑾先生詩詞內心繫家國,自知不可六根清靜,四大皆空。又一句「此身不上如來座,收拾江山亦要人」,盡然說出他的心事。不論在文化上,佛學上,南懷瑾先生都有一定的鑽研。他在隱居出世也好,入俗教學也好,都已貢獻了自己的努力,將見解論說留給世人,就是貢獻。
【臨江仙】
凡塵兒女酬家國。悲嗟亂世呈狂。
盡然全力武雄裝。
返來惆悵。忠義換蒼茫。
幾許妄言成虎話。時而嚇殺神傷。
還民急轉變興昌。
怯風枝柳。飄擺看炎涼。
謝石兄賜和

【臨江仙】
千古紅塵多濁浪,幾番風急潮狂。
邊聲震耳易戎裝。
挺戈橫槊,清影立蒼茫。
酣聽梵鐘心腑靜,雲山隱世無傷。
奈何家國未榮昌。
握瑜懷瑾,赤地一江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