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昨日在網路中傳播著一則浸記大學不同學系的學生,向一間茶餐廳不斷要求支助大學活動的食物,而老闆又太好人,不懂說不,弄至現在成為網上熱傳的事件。學校辦活動,四出尋求財政上,或者物資上的捐贈是很普遍;有時捐開就會年年如事,做義工做到覺得是應份做的態度,我已嘗了很久。
辦學的資源好像是永遠地缺乏,但看錢財花費在那裡呢?為何辦學校活動要有食物呢?活動不是學術性質居多麼?有人肯捐贈食物,就當然卻之不恭。但問題就發生在喜歡比較排場的虛榮上。其他學系,或者別的學校辦活動時有茶點招待,引至茶點食物變成活動的必須品;還有宣傳海報、單張、場地佈置等,都是必須品。這些需要是怎樣延伸出來的呢?事實上,簡單的一壼水就已經可以吧!大家談論得長時間後,最多是口渴。有時更因主辦的主題並不吸引,希望用這些東西來吸引參加者;都是本末倒置的思想;要不得!大學生們,你們是社會的未來楝樑,請學習分辨事情的輕重吧!我曾經受邀請去參加一些學校活動,而搞手說服我的其中一個重點是:「會後有豐富茶點!」
【憶少年】
芳菲吹遍。芳香漫逸。芳塵輕落。
清心莫沾染。慎懷柔迷藥。
俗世繁華多閃爍。拭無時、免成瑕惡。
虚榮苦增疊。望寧神興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