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貶謫與賦閒



正閱讀新購的詞集「蘇辛詞選」,內容中有介紹二位大文豪的生平,還加以比較。發現兩位為宋詞添上無限色彩的原因,都是因為他們在四十多歲的年紀,便遇上政治鬥爭,被賦閒貶謫,所以將精力傳化於詞章之中,令我們能得到這些文學上的瑰寶,留頌於千秋萬代。他們同是少年得志,很年青便闖出名堂,才氣橫溢。

不敢與兩位巨人相題並論,但的確跟他們有著相似地方。我自出道工作以來,以一份拼勁和對意念的執著,確立了做事的風格。而且出路遇貴人,在工作上都可算是平步青雲。但我賦閒的原因,應該比兩位大文豪幸福,因為我要照顧自己的子女,走上人生另一段的道路上。在湊仔生涯中,當義工做得很盡情,留下了不少創作給學校使用。雖然也有接洽工作,但比對之前在廣告設計公司的工作量,實在可稱「賦閒」。而開始學習詩詞格律的年期,跟兩位大文豪被貶的年紀相約;都是人生的黃金時段,已有著一大段人生閱歷,對悲歡離合,人情冷暖都應有一翻體會;筆墨已能滲出歲月的味道。大不同的是他們早已是文采出眾的人物,我還是在開始呢!對詩畫的追尋,相信可以成為我終身的伙伴,這是上蒼對在下的恩賜,會十分珍惜。

兩位文豪的詞選,蘇軾的「以詩入詞」,辛棄疾的「以文入詞」,都是他們自創的風格。辛棄痴的詞意更浩氣干雲,但依然較為喜歡蘇軾的作品,正是文字中帶著的詩意。還有很多詞人的作品需要領會,對易經仍要繼續探索,近代的文學作品也要欣賞,要練一練畫作;說是賦閒也閒不到那裡去……


【水龍吟】
 千嬌妍媚生天下。好叫凡塵追慕。
 華英依令。風雲隨意。盡然諧遇。
 青草萋芊。落花飄散。戚欣無數。
 歷歷目眸中。人生味道。量患失、仍相去。
 甘苦交加疊露。感懷衷、莫教虛渡。
 有朝他日。茫茫時裡。迴縈晝暮。
 悲喜轉旋。樂愁盈歇。業緣常與。
 恕前嫌種種。悠游且待。了千千慮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