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

道不同



以一個創作人來說,跟別人鬧意見是經常發生的事情,幸好多數是對事不對人的,以理據、意念來交流;每每都有不同的收穫。從前在工作上會經常的跟別人比拚創作意念,當然最終取用的決定權在客戶手上,看客戶服務的同事有時講得天花亂墜,真的有點可笑,但「賣到橋」亦不管得他們呢!在製作部,同事們大多數都會互相欣賞,有時明知某位同事的稿件是嘔心瀝血而成,卻被棄用,就算是那次的得勝者(被客戶選中作品的同事)都會自嘲一翻來給予支持和安慰。我們都明白客戶的眼光並不雪亮,很多時都是靠財力擴大宣傳來補救。在香港,很多好的意念都是因為在上的話事人修養就只得滿身銅臭而埋沒了。

工作上無奈的睇錢份上,要跟隨客戶的要求來辦事。但自己私人的創作上就應該有著一份執著,堅持自己的理想吧!藝術創作可以包容很多不同的風格,看創作人自己的喜好來作出取向,很多時可以互相欣賞彼此的風格,但並不能要求他人也走在同一的格調中,這是創作的自由。近年都掀起了集體創作的風氣,但創作中都會展露了個人的風格,只是用的原素一樣吧!其實香港已是出名的「copy-cat」,很多事物都是拿外國,甚至是國內有名的作品,加多減少後便推出市場,作低價貨品出售。有時觀看一些本地的年青人藝術展覽,會發現有模仿外國大師的成品,或者創作人本身是對那些大師存在一份敬慕的心,但套入了別人的影子,這便污染了「創作」這二字。可能香港的地方太狹窄,連創作的思想空間也狹窄起來。香港人有著「中國文化」這個大原素,創作上應該能有著自己的路。要學懂自己的文化,用心欣賞和體會後,才能產生沈實的意念;生吞活嚥的,盲人摸象式的都不能創造出具靈魂的作品。要清楚自己的路向,藝術創作跟工藝品不同,他們都應該帶著自己嶄新、獨特的靈氣。


名家勢族若王門,誤闖尋來聚寶盆。
得意揚揚呈決志,凝思種種化殘魂。
甘心永作欺人貌,怕悔無成絕筆痕。
尚若他朝回首望,依然一笑享晨昏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